王新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作者: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 发布时间:2023-11-01点击数:


作者简介:王新红,法学博士,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在cssci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项。

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弘扬教育家精神,正确引领员工,积极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概括内涵丰富、意蕴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包含着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既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也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既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也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既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也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六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深刻揭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

深刻理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教育强,关键在教师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客观上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具有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它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征程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值更高,是否具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是否具有教育家精神,将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中国独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首先,这一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马克思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创新发展,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次,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孟子·尽心》中曾言:“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董仲舒也提到:“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传统文化关注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员工就十分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加以教育。最后,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国实际,必将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中国特色。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性。教育家精神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任务,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立足中国国情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师问题的重要性在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日益凸显,弘扬教育家精神是顺应时代的体现。三是帮助教师成长的指南性。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套用此言,不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也许,我们永远也达不到教育家的彼岸,但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把它作为引领我们前进的航标。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性。教育家精神不是静止的停滞的理论,其内涵和外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不断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理论。

深入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员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原文出自:《云南日报》2023年10月2日

上一条:付星吉,白利鹏:必然·实然·应然: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的三重维度

下一条:陈红平: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太阳集团tcy8722建设